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本院概况 领导介绍
工作报告 人员信息
机构职能 检务指南
案件信息公开
财务信息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律师预约平台
法律咨询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阳光检务
最高法、最高检、中国海警局联合发布《依法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座谈会纪要》
时间:2023-06-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正义网北京6月8日电(见习记者王冬)6月8日,最高检举行“法治护航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最高法、最高检、中国海警局联合发布了《依法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尺度,实现依法精准打击。

据最高检二级大检察官万春介绍,《纪要》共二十三条,分为引言和七个部分具体内容。七个部分具体内容重点围绕“罪名适用”“主观故意认定”“下游行为的处理”“劳务人员的责任认定”“涉案海砂价格的认定”“涉案船舶、财物的处置”和“加强协作配合与监督制约”作了规定。

实践中,由于涉海砂违法犯罪活动具有涉案地域广、流动性强、作案手段隐蔽、犯罪链条复杂等特点,执法司法工作在法律适用方面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针对上述情况,《纪要》根据刑法规定,对“两高”《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作出更加具体、细化、有针对性的规定,明确涉海砂犯罪的定性处理问题,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尺度。

针对实践中涉海砂犯罪由“采运销”一体化向采运分离、“采运销”专业化演变,以及海上犯罪证据难以固定、易于毁灭等新情况,《纪要》明确,对于过驳和运输海砂的船主或者船长明显违背航海常规操作或者存在显著异常行为,且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情形,可以认定其具有犯罪故意。“为有力斩断涉海砂黑色产业链,《纪要》对非法运输、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非法采挖的海砂及其产生的收益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作了明确。”万春介绍道。

针对涉海砂犯罪中一般船员责任难以划分、涉案海砂价格难以鉴定、涉案船舶财物难以处置等新问题,《纪要》坚持依法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区分不同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切实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确保实现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此外,《纪要》还对法院、检察机关、海警机构办理涉海砂刑事案件建立健全协作配合与监督制约机制提出明确要求,推动三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有效形成打击合力,积极推动诉源治理,为海洋生态环境共筑有力司法屏障。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525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