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本院概况 领导介绍
工作报告 人员信息
机构职能 检务指南
案件信息公开
财务信息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律师预约平台
法律咨询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从《西游记》看刑罚
时间:2015-11-1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作者:张虎伟新闻来源:正义网

 

  西行五人,原本都是罪犯。唐僧是如来的二徒弟,亵渎佛教,“被贬真灵,转生东土”;孙悟空,诳上无度,大闹天宫,被判死罪,后改为五百年有期徒刑;猪八戒,调戏嫦娥,涉嫌强奸罪,被打二千锤,贬为畜类;沙和尚,玩忽职守,失手打碎天宫宝物琉璃盏,被打八百,贬下界来,七日一次飞剑穿胸;白龙马,“纵火少了殿上明珠”,被告忤逆,“不日遭诛”。因受观音菩萨或点化或劝善,五人或免死罪或脱酷刑,开启了“十万八千里”的赎罪之旅。历经十四寒暑,一路风餐露宿,最终修成正果。取得真经后,这五人身上的杀贪嗔淫等欲念一扫而空,真善美溢满全身,由罪犯成了社会的栋梁之才。可以说,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刑罚执行一个最好范本。

  一、罪孽深重的妖猴 

  这五人中,罪恶最深的就是孙悟空。唐僧“不信苍生信鬼神”信仰动摇,八戒酒后发昏动了欲念作风不严,沙僧失手玩忽职守打碎宝物工作懈怠,白龙马纵火烧龙宫忤逆不孝,这四人都涉嫌单一罪名,但是孙悟空却涉嫌数罪。

  1、盗窃罪。这是悟空怪用的伎俩,蟠桃会偷吃仙品仙酒,兜率宫内盗取老君的仙丹,这是典型公共场所盗窃、入室盗窃。

  2、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悟空偷吃人生果后被发现,双方发生争执,悟空大怒之下将整个人参果树推倒,毁坏了所有人参果,而且斩草除根,这符合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虽然后来悟空求得菩萨恢复了原状,得到了被害人的谅解,但属于酌定从轻情节,罪责还是难逃的。

  3、武装叛乱罪。孙悟空虽然被玉帝封了个未入流的弼马温,但好歹也是有编制的人,属于天庭的一员。但是觉得自己本事大,没有得到重用,就擅自下界自称“齐天大圣”叫阵天庭,并聚众与十万天兵厮杀,公然叛乱,属于武装叛乱罪。

  4、故意杀人罪。这一点在悟空占山为王时多次有此行径,悟空自称杀了人“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同时,武装叛乱时也杀害了不少天兵。取经途中,悟空也有故意杀人的行为,在真假美猴王前一回,悟空就是因为滥杀无辜被唐僧撵走的。草寇阻路,孙悟空将他们打的死的死、伤的伤之后,草寇已经没有抵抗力了,这时候悟空将其中一个杨老儿的儿子“割下头来,血淋淋提在手中”。

  5、敲诈勒索罪。主要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索取公私从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孙悟空在东海龙王处得了定海神针金箍棒,赖着不走,非要让龙王送他披挂,龙王说没有,悟空非要龙王送,龙王推辞,悟空就威胁到“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意思就是,如果不给的话,就拿金箍棒给你比试比试,言下之意要动手,龙王连忙说道“上仙,切莫动手!切莫动手!”随后东海龙王无奈叫来北海、南海、西海龙王,给他凑齐了披挂,分别是黄金甲、步云履、紫金冠。北海龙王当时不愿给,要求四人协力捉拿悟空,东海龙王说“莫说拿!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由此可见悟空以动武相威胁,东海龙王产生了惧怕心理,才不得不上奉披挂的,这完全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犯罪要件。

  6、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主要指没有制作权限的人,冒用国家机关的名义制作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公文。孙悟空被勾死人拖入地府后大闹地府,强制修改生死簿,将猴属之类,一概勾之,让猴子不受死生限制。生死簿,是掌管世间生死轮回的文件,“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数,不能易也”。孙悟空强销名号,“致使猴属之类无拘,猕猴之畜多寿”,违背了自然规律,扰乱了社会秩序。

  7、职务侵占罪。主要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孙悟空奉命代管蟠桃园,却偷偷的将园中大桃吃个罄尽,监守自盗,是典型的职务侵占行为。仙桃吃了“与天齐寿、日月同庚”,价值不可估量,自然符合“数额较大”的规定。

  8、非法拘禁罪。主要指故意非法拘禁他人后者以其他非法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七仙女来蟠桃园摘桃,得知自己并未在蟠桃会受邀之列,行者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定!定!定!”,是个定身法,让七仙女定住,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悟空用定身法限制了七仙女的人身自由,这是典型的非法拘禁。

  二、弄不死你怎么办 

  按照法律规定,盗窃罪、故意杀人罪、武装叛乱罪都有重刑,比如盗窃金融机构,而入室老君的仙丹,恐怕比盗窃金融机构还严重,而故意杀人、武装叛乱就不用说了。因此玉帝擒到他之后判他死刑,数罪并罚,执行死刑,于是押赴断头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烧”,再投入炼丹炉中用三昧真火烧成灰烬。

  但是这时天庭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死刑无法执行。能人如云、豪杰萧瀚的天庭,竟然连杀人的本事都没有,似乎听起来有些可笑。我们目前刑罚执行中的问题,一般是死刑和自由刑等重刑执行起来难度不大,一万种弄死人的死法都有,反而是缓刑、社区矫正等轻刑执行会流于形式。但是,这时候,天庭却犯难了,连让玉帝本人都咬牙切齿的妖猴,竟然无法消灭它。

  放?这是绝对不能放,这个极具社会危险性的罪犯,弄不死都是极大的威胁,何况放到社会上,更不知会捅出多大的篓子来。怎么办?天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死刑改作无期徒刑,终身监禁在五行山下。

  三、无处安放的妖猴 

  将猴子镇压在五行山下,你可以限制他的肉体,却无法钳制他的灵魂。他身上依然充溢着好杀、好斗、不羁,依然急躁、狂躁、暴躁,说白了,他依然是一个一触即爆的定时炸弹,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暂时镇压住悟空之后,苍穹之上的天庭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五行山下,猴子能反思到何种境界?长期监禁能否让他意识到自己闯下的弥天大祸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冻饿霜雪能否让这只杀红了眼无法无天的猴子脑子变清醒?可以说,天庭没有一丝把握。猴子只要不死,始终是个烫手的山芋。

  天庭的分析没有错,这只猴子,无父无母,没有受过家庭教育;无亲无故,闯起祸来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作案工具也十分厉害,一根金箍棒,碰着就死,磕着就亡,挨挨皮破,擦擦筋伤,大起来能把天戳窟窿,抡起来能让鬼神愁。再加上,猴子还有看家本领筋斗云,闯了祸拍拍屁股就走人,而且逃跑的速度极快,一筋斗十万八千里,绕地球一圈还多,比光速都快。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一个作案手段极强,逃跑速度惊人的暴力危险犯。这只猴子,可能会愈压愈恨,愈恨愈强,终有一天,连如来都降服不了他怎么办?可以说,五行山下,猴子在受苦,穹顶之上,天庭的忧虑一日都不得减。

  四、缺什么补什么——用教育拯救灵魂 

  担忧妖猴的,不仅仅是天庭,如来同样压力山大。不过,转变一种思维模式,很多马尔丁死结就可以解开了。 我们不知道谁为天庭出了一个绝好的主义,那就是“把敌人化为朋友就是消灭了敌人”。从后来天庭允许悟空取经将功补过来看,显然天庭采纳了化敌为友的战略。但是如何化敌为友?佛家有手段。佛家的思想是善恶只在一念间,监禁肉体不如改造灵魂。妖猴的猖獗,关键原因是他先天缺失了人文教育,后天又听不进去他人的教导,因此才在歧途中渐行渐远。因此,要给他补上一堂人生课,打通他灵魂的任督二脉,让他大彻大悟。这堂课的讲师就是观音,十四年的西行就是一套完整的动态课程。当然,用法律的眼光看,西行取经也是一个长时间大跨度的监外执行或社区矫正。当然,结果证明这个方案很成功,天庭五百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佛教十四年就解决了。

  纵观这个社区矫正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经验:

  (一)震慑是前提——戴上紧箍咒让你心有忌惮

  将猴子放生,无疑是放虎归山。起初,观音未给悟空戴上紧箍咒,而是让他了无挂碍保唐僧西行。但是不久,观音发现这只猴子短暂的感恩很快消失殆尽,杀六劫匪说明其杀性犹存,赌气离开说明他不听劝告,出言不逊说明他目中无人,总之,五百年的单纯关押是无法抹掉猴子身上的顽疾,他依然不听管教。然而,善言难入耳,改造徒枉然!因此,要想让社区矫正成功,必须要他听得进去逆耳忠言,不听也得听,这就必须戴上紧箍咒。教育一个人,言传是前提。如果不听话,你再好的教育方式,也是对牛弹琴。因此,在西游中,我们发现戴上紧箍咒后,悟空对于唐僧有了忌惮,对于唐僧的话也不敢公然反抗了。虽然有时候,唐僧唠唠叨叨,也有说错话、办错事的时候,但是总体上唐僧的很多善言善语润“猴”细无声,对悟空秉性的改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忍耐是关键——能力再强也要听从指挥

  西行起初,猴子是压制着极大的火气前行的。自己本领极高,却偏偏要听命于一个怯弱唠叨身无长物的凡僧,而且这个老和尚屡屡不听劝告,一而再再而三的跌入“明明是妖怪咋劝都不听非要去救——被妖怪捉住后哭爹叫娘后悔不迭——获救后痛定思痛要听悟空的话——过两天碰上妖怪还一意孤行的去救”的怪圈。你说气人不气人,而且你孙悟空还不敢劝的很,劝的很了,“老和尚”就说你没善心就念紧箍咒。因此,刚开始,孙悟空真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满腹埋怨。但是被紧箍咒折磨了数次之后,他慢慢地妥协了,退让了,慢慢地给自己重新定位了,你就是一个徒弟,决定一个妖怪是不是妖怪的权力在唐僧手里,你争辩又何用?对于不同思想境界、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就像秀才遇见兵,说再多也没有用。你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行了,唐僧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判定不是妖怪,你又何必否定领导呢?同时要明确自己的任务,你就是负责保护他安然到西天就行了,路上要多“听师傅的话,别让他受伤”。

  (三)目标是核心——坚定信仰让你矢志不渝

  西行十四年,表面看来,打打杀杀,游山玩水,很快就过去了。其实旅行过的人都知道,旅途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师徒四人,十四年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走路,而且是道阻且长的路。四个男人,顶风冒雪、披荆斩棘,累不说,还经常饿肚子,又动不动就被妖怪捉了,面临变成“一盘菜”的危险。这样困、饿、累加上惊吓的日子,没有坚定的信念,如何走完这十万八千里?如何携手并肩十四年如一日?可以说,这个过程中,悟空也产生过动摇。在红孩儿一难中,唐僧百般不听悟空劝阻,执意要就红孩儿,结果被捉。悟空当时大怒,气得放话要散伙;在金角、银角大王一难后,唐僧劫后余生,慨叹“路途多险阻、何时回长安”,信念出现了动摇。虽然有短暂的动摇,短暂的无助失望,短暂的信仰迷失,但是真经一直是大家的奋斗目标,必须到灵山面见如来。路漫漫兮修远兮,四人上下而求索。

  (四)合作是手段——团体生活让你包容大度

  唐、猴、猪、沙四人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经历,相处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唐僧胆小怯懦还以师傅自居喜欢发号施令、八戒好吃懒做嘟嘟囔囔总是抱怨、沙僧寡言少语降妖之时本领不济,悟空在起初对这三人并没有好感,总觉得凭自己一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就绰绰有余,猪、沙都是无端的累赘。然而随着取经进程的推进,他逐渐发现,唐僧虽然胆小但是意志坚定,面临女儿国国王、天竺国公主等极致诱惑而心如磐石;八戒虽然惫懒,但他的插科打诨让无聊的西行旅程平添了不少诙谐与幽默;沙僧虽然本领不济,但本本分分任劳任怨忠心不二。每个人都优缺点并存,每个人都是取经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只有包容了他人的缺点,才能和睦相处,才能实现了大家的取经梦。这一行四人,就是一个小的社区,大家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在共同打怪中磨难,在酸甜苦辣中前行。这个团队,分工是很明确的,悟空负责降妖,八戒负责挑担,沙僧负责牵马。但是真正遇到难缠的妖怪时,大家又一块合作,共同铲除魔障。大家协作配合,勠力同心,对悟空的感化起到了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就这样,十四年,孙悟空完成了华丽的转变,这个曾经无法无天的“危险犯”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拯救一个失落的灵魂,靠的不是强制力,以暴制暴,只会带来仇恨的层层累积,而只有点点滴滴的灵魂的滋养,才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褪去戾气,清风彻骨。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刑罚的执行,归根结底是心灵的感化,让一个人彻彻底底的认清自己,才是最完美的改造之道。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52502000120号